
乌克兰这次又玩大了股票配资合同。
据俄罗斯塔斯社、卫星通讯社等多家权威媒体11日报道,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密谋以300万美元策反俄罗斯飞行员,企图让装备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-31战机“叛逃”至北约位于罗马尼亚的空军基地。

乌克兰预谋策反俄军飞行员驾驶米格31叛逃
若非俄罗斯安全局提前识破并公布证据,这场精心设计的“间谍大戏”,极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国际危机。
而从整个事件的策划方式、地点选择,到背后隐藏的政治图谋,都让人不禁联想到1931年的“九一八事变”——一场由外部势力操控、制造借口、挑起全面冲突的阴谋,如今似乎正被照搬到欧洲大陆上。
根据俄方公布的调查细节,乌克兰情报部门以咨询军事问题为由接近俄军飞行员,为了显示“诚意”,乌方甚至发送一个视频晒出成捆成捆的美元,声称只要飞行员能驾驶米格-31飞往罗马尼亚康斯坦察,就能立即获得100万美元现金及西方国家护照。
但事情远不止是“飞过去”那么简单。根据俄联邦安全局(FSB)公布的画面,乌方在通讯中指示若俄飞行员不从,便可由副驾驶“射杀、勒死或麻醉”机长,以确保飞机能顺利被劫持。换言之,这不仅是策反,更是一起有预谋的恐怖袭击行动。

米哈伊尔·科格尔尼恰努空军基地
而且值得注意的是,被点名的米格-31,可不是普通飞机。它能携带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,是俄军目前最具战略威慑力的空基武器平台之一。倘若这架战机真的落入北约手中,不仅会泄露俄方核心技术,更可能让俄方空中打击部队的信心受挫。
虽然乌克兰是策划方,但其背后显然离不开北约的影子。根据俄方情报,这次的行动地点选择在罗马尼亚康斯坦察,那里正是美军驻扎的米哈伊尔·科格尔尼恰努空军基地,也是东南欧最大的北约基地。
更令人怀疑的是——乌方的最终计划并非只是“劫机”。按照俄安全局的分析,乌克兰及其西方顾问的真正意图是:引诱俄战机进入北约国家上空,随后再用北约防空系统将战机击落,以此制造“俄战机侵犯北约领空”的舆论,营造“俄方挑衅北约”的假象。这样一来,北约就可以借着共同防御机制这一借口,直接派兵干预俄乌冲突。
这才是最危险的一点。乌克兰的这场“间谍戏”,其实是想点燃一场更大的战争。
从手法上看,这场“劫机阴谋”几乎就是现代版的“九一八事变”。1931年,日本关东军为了找借口入侵中国,自己炸毁南满铁路,然后反过来嫁祸中国军队。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,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,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。

80万北约军已经做好与莫斯科开战准备
如今的乌克兰,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下,正在复制同样的套路:先制造事件——再甩锅俄罗斯——最后逼对方“还手”——从而让西方介入,升级冲突。
一旦米格-31被北约“击落”,西方舆论机器就会迅速运转:CNN、BBC、路透社齐上阵,标题大概率会是“俄罗斯战机侵犯北约领空”,紧接着各国领导人表态、北约紧急开会、欧盟宣布制裁、美国批准援助,最终将俄罗斯逼入孤立与反击的死局。这就是“现代版九一八”,挑衅、栽赃、升级,一步不差。
另外,德军司令日前声称80万北约军已经准备就绪,随时都能和莫斯科开战。显而易见,一旦乌军策反计划真的成功,莫斯科很可能面临80万北约军队的“围攻”。
幸运的是,俄安全局提前识破了这一阴谋。官方公布的视频中,展示了乌方联络的全过程,还包括一些通信截图等证据。俄方甚至暗示,这次行动中涉及到“外籍顾问”,很可能来自英国军情六处(MI6)或美国中央情报局(CIA)。
“九一八”的历史告诉我们:当一个国家失去警惕,阴谋就会从内部渗透;当国际舆论被操控,正义就会被颠倒。
如今的俄罗斯显然吸取了历史教训。俄罗斯此刻最需要的,不是火力,而是冷静。因为只要俄罗斯稳得住阵脚,北约策划的这些阴谋,就注定会再次以失败收场。历史或许会重演股票配资合同,但结果未必相同。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